籃球新聞

詹姆斯抵滬開啟第15次中國行,NBA球星來華數量更多更接地氣

籃球新聞 () 閱讀 2025年09月04日 18:01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馮(feng) 子涵


詹姆斯打卡上海地標。(來源:詹姆斯社交賬號)

9月4日,NBA“最大腕”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正式亮相上海,將今夏球星們(men) 的中國行推到了最高潮。從(cong) 文班亞(ya) 馬到約基奇,從(cong) 亞(ya) 馬爾到庫裏,這個(ge) 夏天一眾(zhong) 體(ti) 壇明星在華夏大地留下了回憶,也播下了希望的火種。

球星們(men) 不再停留於(yu) 商業(ye) “打卡”,而是深入中國文化、真誠互動,以情緒價(jia) 值實現多方共贏。這股熱潮也超越商業(ye) 本身,以榜樣的力量激發中國體(ti) 育熱情,推動體(ti) 育產(chan) 業(ye) 向專(zhuan) 業(ye) 化、國際化邁進,成為(wei) 一場深度交融的體(ti) 育與(yu) 文化對話。

球星紮堆來華

更接地氣也更賣力

細數今夏來華的NBA球星,不僅(jin) 數量多,而且“咖位”都挺大:文班亞(ya) 馬、約基奇、莫蘭(lan) 特、維金斯、哈登、傑倫(lun) 威、庫裏、愛德華茲(zi) 、戈登、倫(lun) 納德、巴特勒、丁威迪、詹姆斯等等。足球超新星亞(ya) 馬爾,也曾在7月份現身上海,體(ti) 育明星到訪中國,其頻率與(yu) 規模遠超往年。

以往,球星們(men) 的中國行多限於(yu) 亮相商業(ye) 活動、出席品牌門店簽售、進行簡單的技巧展示等,其核心目的單一且明確:推銷產(chan) 品。今夏的球星中國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氣象,他們(men) 不再是“打卡式”巡演,更願意融入當地,也更舍得下力氣展示更真實的自我。

莫蘭(lan) 特在7月底的中國行期間,除了合影、簽名、指導球迷打球等“常規操作”外,還連續上演了反手扣籃、360°轉身暴扣等多個(ge) 高難度動作。要知道,那時他因為(wei) 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剛落地中國不久,還沒有太多時間適應時差和休息。

熱愛中華文化的文班亞(ya) 馬,除了遊覽名勝古跡,還在少林寺進行了為(wei) 期10天的修行。在此期間,他與(yu) 眾(zhong) 僧在齋堂用素齋,訓練閑暇切磋籃球,和助理一起跑步,下山化緣啃黃瓜。約基奇在旅途過程中,還在站台上和高鐵玩起了“賽跑”。

最接地氣的要數哈登。今年是他第7次中國行,從(cong) 騎著電動車複刻“名場麵”、扮“武財神”耍花槍,到拜師學習(xi) 詠春、現身“村BA”現場……每到一處他都深入體(ti) 驗當地文化,和球迷打成一片,毫無巨星架子。

球迷群體(ti) 龐大

以情緒價(jia) 值換來多贏

球星中國行,往往有其簽約的運動品牌作為(wei) 支持,其規模和質量的升級,則體(ti) 現了品牌和球星本人對於(yu) 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以NBA為(wei) 例,據前瞻產(chan) 業(ye) 研究院發布的《2025年NBA全球及中國市場分析》報告,中國作為(wei) 聯盟最大的海外市場,球迷規模甚至已超越美國。

龐大的球迷群體(ti) ,其背後蘊含著巨大的商機,現如今“Z世代”的年輕球迷對於(yu) 偶像崇拜,不再是單純的“仰望”,更傾(qing) 向於(yu) “雙向奔赴”。

庫裏在重慶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球迷和當地文旅部門拿出了足夠的誠意:超5000架無人機表演、上座率爆滿的活動現場、2號線庫裏塗裝的單軌列車、川美黃桷坪校區的庫裏塗鴉一條街、庫裏塗裝接駁大巴。

作為(wei) 另一方主角的球星本人,也給予了熱烈的回應。

庫裏不僅(jin) 表演了超高難度投籃,更將自己和無人機表演的合照放到了社交賬號上,展示給全世界的球迷。在廣東(dong) 開展活動期間下起了雨,哈登拒絕了工作人員為(wei) 他撐傘(san) ,隻是帶了個(ge) 鬥笠,和現場淋雨的球迷“同甘共苦”,簽名、合影環節也都沒取消,被盛讚“優(you) 質偶像”。詹姆斯中國行則是直接不售門票,而是通過官方渠道抽取幸運球迷參與(yu) ,還在上海全球首發自己的新一代戰靴。

球星們(men) 的情緒價(jia) 值給得夠足,球迷才更願意為(wei) 自己的偶像買(mai) 單。

早在2023年8月,哈登在某視頻平台直播帶貨,五秒內(nei) 售出1萬(wan) 瓶葡萄酒,微博直播觀看量高達2.7億(yi) 次,凸顯“球星+短視頻”融合帶來的爆發式變現能力。今夏庫裏的重慶行連續舉(ju) 辦三天,據估算其簽約品牌銷售額近1000萬(wan) 元。

一場場更有人情味的活動下來,球迷圓了自己的近距離“追星夢”,球星提高了知名度和影響力,品牌方獲得了直接的經濟效益,承辦活動的地區則實現了旅遊、餐飲、住宿等消費增長,創造了多方共贏的局麵。

商業(ye) 考量之餘(yu)

亦促進中國體(ti) 育發展

實際上,這場巨星來華的價(jia) 值,也早已溢出商業(ye) 範疇,像一場酣暢淋漓的春雨,滋潤著中國體(ti) 育發展的土壤。

庫裏為(wei) 重慶5所偏遠學校送去了全套籃球裝備,與(yu) 姚基金合作修建籃球場、資助青少年女籃;在文化體(ti) 驗活動之外,哈登則將一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參與(yu) 籃球草根聯賽之中,支持民間高手追夢。

最直觀的,則是偶像對青少年體(ti) 育熱情的強力引爆。當偶像從(cong) 屏幕中走到身邊,其榜樣力量是無窮的。當18歲的亞(ya) 馬爾身著大連八中的球衣,現身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高中組(CHFL)全國總決(jue) 賽時,他帶給小球員的絕非流於(yu) 表麵的驚喜,更是一種持久的激勵。這種“偶像效應”對推動校園體(ti) 育、夯實體(ti) 育人口根基、促進體(ti) 教融合,作用遠超任何口頭號召。

頂級球星背後,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訓練體(ti) 係、康複科技、品牌運營和賽事包裝經驗。他們(men) 的到來,為(wei) 中國從(cong) 業(ye) 者提供了近距離觀察、學習(xi) 世界頂尖標準的寶貴窗口,從(cong) 一場活動的策劃執行到一個(ge) 訓練細節的把握,都能帶來啟發、助推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向更專(zhuan) 業(ye) 、更國際化的方向升級。

今夏球星們(men) 的中國行是一次徹底的煥新,於(yu) 商業(ye) ,它驗證了中國市場的深度與(yu) 活力;於(yu) 文化,它完成了從(cong) “輸出”到“對話”的模式轉變;於(yu) 體(ti) 育,它注入了寶貴的關(guan) 注、資源和夢想。當巨星們(men) 留下汗水與(yu) 笑容離去,他們(men) 帶走的不僅(jin) 是商業(ye) 回報,還有中國市場的溫度與(yu) 回響;他們(men) 留下的,則是一個(ge) 更具活力、更加開放、也更令人期待的中國體(ti) 育未來圖景。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上一篇:涉嫌陰陽合同規避工資帽 NBA官方宣布正式調查快船和萊昂納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