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新聞
年薪5960萬,總收入破10億!還想索要股權?勇士真的該重建了
當斯蒂芬・庫裏在節目中說出 “我們(men) 薪資偏低,理應參與(yu) 股權分配” 時,整個(ge) NBA圈陷入巨大的爭(zheng) 議人,布朗等球員紛紛點讚,但是也有一些球迷抨擊庫裏“不知足”。這位拿著聯盟第一年薪(5961 萬(wan) 美元)、生涯總收入即將突破10億(yi) 美元的超級巨星,似乎戳中了一個(ge) 隱藏多年的矛盾:球員與(yu) 資本的利益分配邊界。但比這番言論更值得關(guan) 注的,是勇士隊如今的困局 —— 當 38 歲的庫裏仍在追逐更多,當球隊市值接近百億(yi) 卻陷入競爭(zheng) 力與(yu) 未來的兩(liang) 難,一個(ge) 殘酷的問題浮出水麵:或許,勇士真該重建了。
從(cong) 3.15億(yi) 到94億(yi) :庫裏的 “造富神話” 與(yu) 未竟的訴求
15年前,勇士隊的市值僅(jin) 為(wei) 3.15 億(yi) 美元,在聯盟30支球隊中排名中下遊。那時的甲骨文球館上座率平平,球隊連續多年無緣季後賽,是聯盟典型的 “小市場魚腩”。沒人能想到,15 年後的今天,這支球隊會(hui) 以94億(yi) 美元的估值登頂聯盟市值榜首,成為(wei) NBA球隊取得商業(ye) 最成功的球隊之一。
這一切的轉折點,無疑是庫裏的崛起。2009年選秀,勇士用第7順位摘下這位看似瘦弱的控衛時,沒人預料到他的到來會(hui) 徹底改寫(xie) 籃球規則。從(cong) 2015 年首冠開始,庫裏用劃時代的三分投射能力,帶領勇士8年4冠,建立了橫跨整個(ge) 2010年代的 “勇士王朝”。他的存在,讓勇士從(cong) “季後賽邊緣隊” 變成 “全球流量擔當”:主場從(cong) 甲骨文球館遷至大通中心(造價(jia) 13億(yi) 美元),季票價(jia) 格暴漲 10 倍,球隊周邊銷售額連續 8 年聯盟第一,甚至帶動了舊金山灣區的體(ti) 育經濟。
數據不會(hui) 說謊:庫裏加盟前,勇士年均營收不足1億(yi) 美元;2023-24 賽季,這一數字突破7億(yi) 美元。老板喬(qiao) ・拉科布 2010 年以4.5億(yi) 美元買(mai) 下勇士,如今球隊估值94億(yi) ,14年翻了 20 倍,這背後庫裏的 “造富效應” 居功至偉(wei) 。
也正因如此,庫裏的訴求似乎有了 “合理性”。他在節目中強調:“聯盟這些年的增長是10倍級的,我們(men) 作為(wei) 推動者,卻隻能拿固定工資,無法分享股權增值的收益。” 從(cong) 貢獻來看,他確實配得上更高的回報:拿著 4 年 1270 萬(wan) 美元的 “童工合同”,卻帶隊拿下首冠;即便 38 歲,上賽季仍場均 26.2 分、6.1 助攻,三分命中率 41.2%,是球隊唯一的全明星。
按照現有合同,庫裏 2025-26 賽季年薪將達到 6200 萬(wan) 美元,職業(ye) 生涯薪資總收入將突破 5 億(yi) 美元;加上安德瑪、摩根大通等商業(ye) 代言,他的生涯總收入必然突破 10 億(yi) 美元。這已經是 NBA 曆史上球員收入的天花板。但庫裏的訴求,本質上是對 “資本與(yu) 勞動分配失衡” 的質疑。就像他說的:“球隊市值翻了 20 倍,老板的財富增長是指數級的,而我們(men) 的工資隻是線性增長。” 可問題在於(yu) ,NBA 從(cong) 不是 “按勞分配” 的烏(wu) 托邦,而是資本主導的商業(ye) 聯盟 —— 這一點,從(cong) 聯盟誕生那天起就從(cong) 未改變。
資本的遊戲:為(wei) 什麽(me) 球員很難觸碰 “股權蛋糕”?
庫裏的言論之所以引發爭(zheng) 議,核心在於(yu) 它觸碰了 NBA 商業(ye) 模式的底層邏輯:球員是 “高價(jia) 值資產(chan) ”,而非 “資本合夥(huo) 人”。從(cong) 本質上看,NBA 更像一個(ge) “全球頂級娛樂(le) 公司”,30 支球隊是它的 “分公司”,球員則是 “核心產(chan) 品”。老板們(men) 投入資本建設球隊、打造平台,球員通過天賦與(yu) 努力提升 “產(chan) 品價(jia) 值”,雙方通過合同約定利益分配 —— 這更接近 “雇傭(yong) 關(guan) 係”,而非 “合夥(huo) 關(guan) 係”。就像古羅馬鬥獸(shou) 場,觀眾(zhong) 為(wei) “角鬥士” 的精彩表演買(mai) 單,但鬥獸(shou) 場的所有權永遠屬於(yu) 貴族。
從(cong) 現實操作來看,球員參與(yu) 股權分配幾乎不具備可行性。其一,球員職業(ye) 生涯平均僅(jin) 4.5 年,流動性極強。庫裏在勇士效力 15 年已是罕見案例,更多球星如杜蘭(lan) 特(雷霆、勇士、籃網、太陽、火箭)、詹姆斯(騎士、熱火、湖人)輾轉多隊,若每支球隊都分配股權,不僅(jin) 會(hui) 導致股權稀釋,還會(hui) 引發 “短期套現” 的風險 —— 正如洛杉磯媒體(ti) 質疑的:“若庫裏拿到股權,會(hui) 不會(hui) 在退役前高位套現離場?”
其二,球隊市值增長是多重因素的結果,而非單一球員的功勞。勇士市值的暴漲,除了庫裏的賽場表現,還有新轉播合同(2025 年生效的 9 年 750 億(yi) 美元合同,比上一份增長 160%)、大通中心的商業(ye) 開發、聯盟全球化戰略(勇士是海外比賽最多的球隊之一)等因素。老板拉科布的決(jue) 策同樣關(guan) 鍵:2014 年敢賭 “小球戰術”,2019 年堅持天價(jia) 續約湯普森與(yu) 格林,2020 年斥資 13 億(yi) 建大通中心 —— 這些資本運作,是球員無法替代的。
其三,老板們(men) 的資本積累是 “代際傳(chuan) 承”,球員的巔峰期卻是 “曇花一現”。拉科布作為(wei) 風投大佬,買(mai) 下勇士前已有數十億(yi) 美元資產(chan) ;快船老板鮑爾默(淨資產(chan) 960 億(yi) 美元)、籃網老板蔡崇信(淨資產(chan) 110 億(yi) 美元)更是頂級富豪。他們(men) 的財富來自數十年的資本運作,而球員的收入依賴短短十幾年的職業(ye) 生涯。從(cong) 資本邏輯來看,“短期勞動者” 分享 “長期資本增值”,本身就不符合商業(ye) 規則。
其實,NBA 早已通過 “工資帽上漲” 讓球員分享聯盟增長紅利。2010 年聯盟工資帽 5800 萬(wan) 美元,2024 年已漲到 1.36 億(yi) 美元,14 年翻了 2.3 倍;頂薪合同從(cong) 2010 年的 2000 萬(wan) 美元,漲到如今的 6000 萬(wan) 美元。庫裏的 5961 萬(wan) 年薪,放在 2010 年相當於(yu) 1.3 億(yi) 美元,這本身就是聯盟增長的直接體(ti) 現。庫裏的訴求或許有情感上的合理性,但在 NBA 的商業(ye) 規則裏,它更像一個(ge) “理想主義(yi) 的呐喊”—— 好聽,卻難以落地。
勇士的困局:爭(zheng) 冠無望,未來已死?
比庫裏的言論更緊迫的,是勇士隊如今的 “結構性危機”。當球隊還在為(wei) 庫裏的 “股權訴求” 爭(zheng) 論時,一個(ge) 更殘酷的現實擺在麵前:他們(men) 已經失去了爭(zheng) 冠競爭(zheng) 力,卻還在透支未來。上賽季,勇士以西部第 10 的身份勉強進入附加賽,最終被國王淘汰,連續兩(liang) 年止步季後賽首輪之外。這套以庫裏、湯普森、格林為(wei) 核心的陣容,早已不是那支 “73 勝” 的無敵之師:38 歲的庫裏雖然數據依舊亮眼,但防守端已成為(wei) 對手針對的弱點;34 歲的湯普森場均僅(jin) 17.9 分,三分命中率跌至 38.5%,防守腳步明顯變慢;34 歲的格林場均 6.8 分,進攻端幾乎隱形,卻拿著 2750 萬(wan) 美元年薪。
更致命的是球隊的薪資結構。下賽季,庫裏5961萬(wan) 、巴特勒5413萬(wan) 、格林2589萬(wan) ,3人工資就花掉1.4億(yi) ,勇士的總薪資合計來到2.06億(yi) ,距離觸發“第二土豪線”懲罰隻有130萬(wan) 美元,可怕的是而他們(men) 的平均年齡已達 35 歲。更糟的是,球隊幾乎沒有 “重建資產(chan) ”:2025 年首輪簽已交易給活塞,2027 年首輪簽受保護(前 14 順位保護),年輕球員中隻有庫明加(21 歲)展現潛力,卻因 “球權分配” 與(yu) 球隊鬧僵 —— 休賽期庫明加公開要求交易,認為(wei) 自己在勇士 “沒有未來”。
這就是勇士的兩(liang) 難:繼續圍繞 “三老” 爭(zheng) 冠,薪資壓力壓垮球隊,年輕球員看不到希望;但若放棄爭(zheng) 冠,又對不起庫裏最後的巔峰期。可現實是,他們(men) 已經 “爭(zheng) 不動了”。上賽季,勇士進攻效率聯盟第 12,防守效率第 15,這種 “不上不下” 的表現,正是陣容老化與(yu) 角色球員斷層的直接體(ti) 現。當庫裏下場時,勇士百回合淨負 9.2 分,聯盟倒數第 5—— 這支球隊早已失去 “沒有庫裏也能贏球” 的底氣。
更可怕的是 “市值泡沫” 的風險。勇士 94 億(yi) 的估值,很大程度上依賴 “冠軍(jun) 預期” 與(yu) 庫裏的流量效應。一旦庫裏狀態下滑,球隊長期無緣季後賽,球迷流失、讚助商撤資、門票價(jia) 格暴跌將接踵而至。就像 2010 年代的湖人,科比退役後市值從(cong) 60 億(yi) 跌至 44 億(yi) ,直到詹姆斯加盟才回升 —— 勇士若不及時調整,很可能重蹈覆轍。
重建,或許是對庫裏最大的尊重
提到 “重建”,很多人會(hui) 覺得是對庫裏的 “背叛”。畢竟,他是勇士的隊史第一人,是讓球隊從(cong) 穀底走向巔峰的功臣。但理性來看,重建或許才是對庫裏、對勇士都負責的選擇 —— 不是 “放棄”,而是 “體(ti) 麵過渡”。重建不意味著立刻送走庫裏,而是 “以庫裏為(wei) 錨,培養(yang) 新核心”。勇士可以保留庫裏的前提下,交易格林和巴特勒,釋放薪資空間;重點培養(yang) 庫明加、波傑姆斯基等年輕球員,讓他們(men) 在庫裏身邊學習(xi) ,逐步接過火炬。這樣既能讓庫裏在生涯末期保持競爭(zheng) 力(至少進入季後賽),又能為(wei) 球隊保留未來。
從(cong) 曆史來看,“傳(chuan) 奇暮年 + 新人崛起” 的過渡模式早已被驗證。2010 年代的馬刺,在鄧肯 38 歲時引入倫(lun) 納德,實現 “無縫銜接”;2020 年代的凱爾特人,在皮爾斯 35 歲時交易得到塔圖姆,開啟新王朝。勇士若能效仿,既能避免 “斷崖式下跌”,又能讓庫裏在生涯末期享受 “傳(chuan) 幫帶” 的成就感 —— 這或許比強行爭(zheng) 冠、最終黯然離場更有意義(yi) 。
更何況,庫裏的商業(ye) 價(jia) 值早已超越賽場。即便勇士戰績下滑,他的球衣銷量、球鞋銷量、社交媒體(ti) 流量仍能支撐球隊的商業(ye) 收入。大通中心的冠名權、周邊商品銷售等 “非比賽收入”,已占勇士營收的 40%,這讓球隊有足夠的緩衝(chong) 空間完成重建。
對庫裏而言,接受重建或許也是一種 “釋然”。過去 8 年,他為(wei) 了冠軍(jun) 不斷透支身體(ti) ,甚至在 2017 年主動降薪 1000 萬(wan) 美元留隊。如今,38 歲的他早已不需要用冠軍(jun) 證明自己,與(yu) 其在 “爭(zheng) 冠無望” 的泥潭中掙紮,不如享受籃球本身,看著新一代球員成長 —— 就像喬(qiao) 丹後期看著公牛的年輕球員,科比看著湖人的 “青年軍(jun) ”。
勇士老板拉科布曾說:“我們(men) 要成為(wei) ‘永恒的競爭(zheng) 者’,而不是‘曇花一現的冠軍(jun) ’。” 要實現這句話,就必須放下對 “王朝餘(yu) 暉” 的執念,勇敢開啟新周期。庫裏的貢獻值得被永遠銘記,但球隊的未來,不該隻係於(yu) 一人。
上一篇:美記:勇士在庫明加的交易中索要1首輪+1名有前途的年輕球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關資訊
-
年薪5960萬(wan) ,總收入破10億(yi) !還想索要股權?勇士真的該重建了
-
美記:勇士在庫明加的交易中索要1首輪+1名有前途的年輕球員
-
差一倍!托馬斯想要5年1.6個(ge) 億(yi) 籃網隻願出1500萬(wan) 年薪
-
先簽後換?美記:國王看中庫明加的運動能力 太陽則給了首發保證
-
傷(shang) 停13個(ge) 月今日複出!火花官方歡迎布林克歸隊
-
1年5960萬(wan) 美金!聯盟第1!庫裏公開表態,巴特勒看不到爭(zheng) 冠希望
-
對國王的籌碼依舊不感興(xing) 趣,勇士對於(yu) 庫明加的交易依然止步不前?
-
關(guan) 係持續惡化,勇士明確要價(jia) !兩(liang) 隊爭(zheng) 庫明加+非賣品主動示好金州
-
3000萬(wan) 泡沫遭現實刺穿!受限三少要價(jia) 全解析,僅(jin) 庫明加價(jia) 值接近
-
39歲中鋒~名記:預測霍福德會(hui) 和勇士簽兩(liang) 年1100萬(wan) 合同 含球員選項
-
霍福德會(hui) 從(cong) 勇士得到一份為(wei) 期兩(liang) 年,總金額1100萬(wan) 美元的合同?
-
四大自由球員誰先上岸?吉迪庫明加有望年薪2400萬(wan)